大乘妙法蓮華經-隨喜功德品第十八LRC
- 更新时间:2009-3-13
- 刷新时间:2025-03-11 17:03
- [ti:大乘妙法蓮華經-隨喜功德品第十八]
[ar:慧平法师 读诵]
[al: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 詔譯]
[by:8e8e.net]
[00:01.55]《 大乘妙法蓮華經 》
[00:06.68](第十八品)
[00:09.68]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 詔譯
[00:12.76]妙法蓮華經卷第六
[00:15.20]妙法蓮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
[00:20.00]
[00:20.58]爾時、彌勒菩薩摩訶薩白佛言,世尊,若有善男子、
[00:28.95]善女人,聞是法華經、隨喜者,得幾所福。而說偈言:
[00:35.68]世尊滅度后, 其有聞是經,
[00:40.35]若能隨喜者, 為得幾所福。
[00:44.78]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,阿逸多,如來滅后,
[00:51.84]若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,及余智者、
[01:00.25]若長若幼,聞是經、隨喜已,從法會出,至于余處,
[01:09.62]若在僧坊,若空閑地,若城邑、巷陌、聚落、田里,
[01:18.23]如其所聞,為父母、宗親、善友、知識、隨力演說,
[01:26.47]是諸人等,聞已、隨喜,復行轉教,余人聞已,
[01:34.20]亦隨喜轉教,如是展轉、至第五十,阿逸多,
[01:42.04]其第五十善男子、善女人,隨喜功德,我今說之,
[01:49.48]汝當善聽。若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眾生,
[01:58.48]卵生、胎生、濕生、化生,若有形、無形,
[02:06.93]有想、無想,非有想、非無想,無足、二足、
[02:15.85]四足、多足、如是等、在眾生數者,有人求福,
[02:23.76]隨其所欲娛樂之具、皆給與之,一一眾生、
[02:30.47]與滿閻浮提金、銀、琉璃、硨磲、瑪瑙、
[02:35.61]珊瑚、琥珀、諸妙珍寶,及象、馬、車乘,
[02:40.97]七寶所成宮殿樓閣等,是大施主、如是布施、
[02:47.67]滿八十年已,而作是念,我已施眾生娛樂之具、
[02:54.79]隨意所欲,然此眾生、皆已衰老,年過八十,
[03:01.46]發白、面皺,將死不久,我當以佛法而訓導之,
[03:08.58]即集此眾生,宣布法化,示教利喜,
[03:14.72]一時皆得須陀洹道、斯陀含道、阿那含道、
[03:21.46]阿羅漢道,盡諸有漏,于深禪定、皆得自在,
[03:28.34]具八解脫。于汝意云何,是大施主所得功德、
[03:35.83]寧為多否。彌勒白佛言,世尊,是人功德甚多,
[03:43.20]無量無邊,若是施主、但施眾生一切樂具,
[03:49.63]功德無量,何況令得阿羅漢果。
[03:54.42]佛告彌勒,我今分明語汝,是人以一切樂具、
[04:01.35]施于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眾生,
[04:06.43]又令得阿羅漢果,所得功德,
[04:10.95]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、隨喜功德,
[04:16.92]百分、千分、百千萬億分、不及其一,
[04:22.59]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。阿逸多,
[04:27.80]如是第五十人展轉聞法華經隨喜功德,
[04:34.30]尚無量無邊阿僧祇,何況最初于會中、聞而隨喜者,
[04:41.51]其福復勝,無量無邊阿僧祇、不可得比。
[04:47.08]又、阿逸多,若人為是經故,往詣僧坊,
[04:53.15]若坐、若立、須臾聽受,緣是功德,轉身所生,
[05:00.55]得好上妙象、馬、車乘、珍寶輦輿,及乘天宮。
[05:06.90]若復有人、于講法處坐,更有人來,勸令坐聽,
[05:14.21]若分座令坐,是人功德,轉身得帝釋坐處,
[05:20.58]若梵王坐處,若轉輪圣王所坐之處。阿逸多,
[05:27.30]若復有人、語余人言,有經、名法華,可共往聽,
[05:34.52]即受其教,乃至須臾間聞,是人功德,
[05:40.41]轉身得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,利根智慧,
[05:46.08]百千萬世、終不瘖啞,口氣不臭,舌常無病,
[05:53.47]口亦無病,齒不垢黑、不黃、不疏,亦不缺落、
[06:01.62]不差、不曲、唇不下垂,亦不褰縮、不粗澀、
[06:09.31]不瘡胗,亦不缺壞,亦不喎斜,不厚、不大,
[06:16.84]亦不黧黑,無諸可惡,鼻不匾(匚虒),
[06:22.39]亦不曲戾,面色不黑,亦不狹長,亦不窊曲,
[06:29.93]無有一切不可喜相,唇舌牙齒、悉皆嚴好,
[06:37.10]鼻修、高直,面貌圓滿,眉高而長,額廣平正,
[06:44.87]人相具足,世世所生,見佛聞法、信受教誨。
[06:52.69]阿逸多,汝且觀是、勸于一人令往聽法,功德如此,
[07:00.46]何況一心聽說、讀誦,而于大眾、為人分別如說修行。
[07:08.20]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[07:13.39]若人于法會, 得聞是經典、
[07:17.87]乃至于一偈, 隨喜為他說,
[07:22.45]如是展轉教、 至于第五十,
[07:27.33]最后人獲福、 今當分別之。
[07:32.02]如有大施主, 供給無量眾,
[07:36.67]具滿八十歲、 隨意之所欲,
[07:41.10]見彼衰老相, 發白而面皺,
[07:46.12]齒疏形枯竭, 念其死不久,
[07:50.66]我今應當教、 令得于道果。
[07:55.01]即為方便說、 涅槃真實法,
[07:59.75]世皆不牢固, 如水沫泡焰,
[08:04.70]汝等咸應當、 疾生厭離心。
[08:09.54]諸人聞是法, 皆得阿羅漢,
[08:14.03]具足六神通、 三明八解脫。
[08:18.85]最后第五十, 聞一偈隨喜,
[08:23.44]是人福勝彼、 不可為譬喻。
[08:28.18]如是展轉聞, 其福尚無量,
[08:32.68]何況于法會、 初聞隨喜者。
[08:37.24]若有勸一人、 將引聽法華,
[08:42.23]言此經深妙, 千萬劫難遇,
[08:46.84]即受教往聽, 乃至須臾聞,
[08:51.35]斯人之福報, 今當分別說。
[08:55.82]世世無口患, 齒不疏黃黑,
[09:00.36]唇不厚褰缺, 無有可惡相,
[09:05.00]舌不乾黑短, 鼻高修且直,
[09:09.88]額廣而平正, 面目悉端嚴,
[09:14.81]為人所喜見, 口氣無臭穢,
[09:19.08]優缽華之香、 當從其口出。
[09:23.78]若故詣僧坊, 欲聽法華經,
[09:28.31]須臾聞歡喜, 今當說其福。
[09:33.09]后生天人中, 得妙象馬車、
[09:37.81]珍寶之輦輿, 及乘天宮殿。
[09:42.39]若于講法處、 勸人坐聽經,
[09:46.95]是福因緣得、 釋梵轉輪座。
[09:51.52]何況一心聽, 解說其義趣,
[09:55.97]如說而修行, 其福不可量。
[10:00.80]
大乘妙法蓮華經-隨喜功德品第十八歌词
- 歌词名称:大乘妙法蓮華經-隨喜功德品第十八
- 演唱歌手:慧平法师 读诵
- 歌词专辑: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 詔譯
- 唇不厚褰缺, 無有可惡相,
諸人聞是法, 皆得阿羅漢,
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 詔譯
額廣而平正, 面目悉端嚴,
《 大乘妙法蓮華經 》
汝等咸應當、 疾生厭離心。
舌不乾黑短, 鼻高修且直,
(第十八品)
妙法蓮華經卷第六
具足六神通、 三明八解脫。
為人所喜見, 口氣無臭穢,
妙法蓮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
最后第五十, 聞一偈隨喜,
優缽華之香、 當從其口出。
爾時、彌勒菩薩摩訶薩白佛言,世尊,若有善男子、
是人福勝彼、 不可為譬喻。
若故詣僧坊, 欲聽法華經,
如是展轉聞, 其福尚無量,
須臾聞歡喜, 今當說其福。
善女人,聞是法華經、隨喜者,得幾所福。而說偈言:
何況于法會、 初聞隨喜者。
后生天人中, 得妙象馬車、
世尊滅度后, 其有聞是經,
若有勸一人、 將引聽法華,
珍寶之輦輿, 及乘天宮殿。
若能隨喜者, 為得幾所福。
言此經深妙, 千萬劫難遇,
若于講法處、 勸人坐聽經,
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,阿逸多,如來滅后,
即受教往聽, 乃至須臾聞,
是福因緣得、 釋梵轉輪座。
斯人之福報, 今當分別說。
何況一心聽, 解說其義趣,
若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,及余智者、
世世無口患, 齒不疏黃黑,
如說而修行, 其福不可量。
若長若幼,聞是經、隨喜已,從法會出,至于余處,
若在僧坊,若空閑地,若城邑、巷陌、聚落、田里,
如其所聞,為父母、宗親、善友、知識、隨力演說,
是諸人等,聞已、隨喜,復行轉教,余人聞已,
亦隨喜轉教,如是展轉、至第五十,阿逸多,
其第五十善男子、善女人,隨喜功德,我今說之,
汝當善聽。若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眾生,
卵生、胎生、濕生、化生,若有形、無形,
有想、無想,非有想、非無想,無足、二足、
四足、多足、如是等、在眾生數者,有人求福,
隨其所欲娛樂之具、皆給與之,一一眾生、
與滿閻浮提金、銀、琉璃、硨磲、瑪瑙、
珊瑚、琥珀、諸妙珍寶,及象、馬、車乘,
七寶所成宮殿樓閣等,是大施主、如是布施、
滿八十年已,而作是念,我已施眾生娛樂之具、
隨意所欲,然此眾生、皆已衰老,年過八十,
即集此眾生,宣布法化,示教利喜,
發白、面皺,將死不久,我當以佛法而訓導之,
一時皆得須陀洹道、斯陀含道、阿那含道、
阿羅漢道,盡諸有漏,于深禪定、皆得自在,
具八解脫。于汝意云何,是大施主所得功德、
寧為多否。彌勒白佛言,世尊,是人功德甚多,
無量無邊,若是施主、但施眾生一切樂具,
功德無量,何況令得阿羅漢果。
佛告彌勒,我今分明語汝,是人以一切樂具、
施于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眾生,
又令得阿羅漢果,所得功德,
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、隨喜功德,
百分、千分、百千萬億分、不及其一,
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。阿逸多,
如是第五十人展轉聞法華經隨喜功德,
尚無量無邊阿僧祇,何況最初于會中、聞而隨喜者,
其福復勝,無量無邊阿僧祇、不可得比。
又、阿逸多,若人為是經故,往詣僧坊,
若坐、若立、須臾聽受,緣是功德,轉身所生,
得好上妙象、馬、車乘、珍寶輦輿,及乘天宮。
若復有人、于講法處坐,更有人來,勸令坐聽,
若分座令坐,是人功德,轉身得帝釋坐處,
若梵王坐處,若轉輪圣王所坐之處。阿逸多,
若復有人、語余人言,有經、名法華,可共往聽,
即受其教,乃至須臾間聞,是人功德,
轉身得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,利根智慧,
百千萬世、終不瘖啞,口氣不臭,舌常無病,
口亦無病,齒不垢黑、不黃、不疏,亦不缺落、
不瘡胗,亦不缺壞,亦不喎斜,不厚、不大,
不差、不曲、唇不下垂,亦不褰縮、不粗澀、
亦不黧黑,無諸可惡,鼻不匾(匚虒),
亦不曲戾,面色不黑,亦不狹長,亦不窊曲,
無有一切不可喜相,唇舌牙齒、悉皆嚴好,
鼻修、高直,面貌圓滿,眉高而長,額廣平正,
人相具足,世世所生,見佛聞法、信受教誨。
阿逸多,汝且觀是、勸于一人令往聽法,功德如此,
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何況一心聽說、讀誦,而于大眾、為人分別如說修行。
若人于法會, 得聞是經典、
乃至于一偈, 隨喜為他說,
如是展轉教、 至于第五十,
最后人獲福、 今當分別之。
如有大施主, 供給無量眾,
具滿八十歲、 隨意之所欲,
見彼衰老相, 發白而面皺,
齒疏形枯竭, 念其死不久,
我今應當教、 令得于道果。
即為方便說、 涅槃真實法,
世皆不牢固, 如水沫泡焰,
上一条:《思い出を止めたままで...》 下一条:《Best Time》
大乘妙法蓮華經-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大乘妙法蓮華經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大乘妙法蓮華經 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
大乘妙法蓮華經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大乘妙法蓮華經 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大乘妙法蓮華經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
大乘妙法蓮華經 囑累品第二十二 大乘妙法蓮華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大乘妙法蓮華經-法師功德品第十九
大乘妙法蓮華經 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